热讯:对话陈思诚:“回归到电影本体”

21世纪经济报道   2023-06-26 16:47:53

作 者丨贺泓源

编 辑丨张伟贤

编者按: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文娱业正在掀起新浪潮。

在政策端,利好逐步涌来。2022 年 12 月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国产网络剧片发行许可服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》,其中明确,稳步推进网络视听领域行政许可服务管理相关事项的标准化、规范化、便利化;同年 2 月印发的《" 十四五 " 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》 指出," 十四五 " 时期中国电视剧发展目标为,主题创作引导激励机制更加完善,精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,现代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,国际交流合作深化拓展,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业风气更加巩固。

在 2021 年印发的《" 十四五 " 中国电影发展规划》提到,展望 2035 年 , 我国将建成电影强国 , 中国电影实现高质量发展 , 电影创作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, 彰显中国精神、中国价值、中国力量、中国美学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, 以国产影片为主导的电影市场规模全球领先。

在市场端,信心加速恢复。2023 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达到 67.58 亿元,同比增长 11.9%,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116%。随着长视频平台走向盈利周期,剧集市场趋向稳定。

从作品来看,《流浪地球》系列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总票房超过 87 亿元,且《流浪地球 2》海外票房破亿;《唐探》系列在中国大陆地区总票房超过 87 亿元,另网剧《唐人街探案》亦获得不俗反响。全民现象级大剧《狂飙》创造了爱奇艺会员收入记录。

在生产端,AIGC 逐步提升影视工业化水平。AI 对影视内容生产的提效在前期策划、中期拍摄、后期制作、宣发等环节均能体现。

整个产业都在焕发生机。但必须注意的是,种种变化背后,文娱市场运转逻辑正发生根本性变化,行业走向透明、专业、可持续。这吸引着资本回流。

由此,21 世纪经济报道推出《文娱新浪潮》系列报道,聚焦顶级创作者及头部公司操盘手,探寻文娱产业可持续路径。

本期,我们再次与集监制、导演、编剧、演员等多重身份在内的电影创作人陈思诚相约对话。在今年端午档,他所监制的《消失的她》成为票房冠军,档期内票房达到 5.07 亿元。

另一头,这位从演员成功转型的百亿票房导演,正在电影系列化及衍生市场持续探索。目前,《唐探》网剧的第二季正在后期制作中,音乐剧也在开发。从 IP 打造来看,《唐探》系列与包括模玩、文创、3C、小家电、服装服饰、食品饮料等超过 50 多个品类的产业均有衍生开发合作,且未来还有游戏、实景娱乐等领域的规划开发。此外,由陈思诚监制的《误杀》系列,两部影片国内票房超过 24 亿元。这都是国内系列化电影制作的少见成功样本。另在悬疑、犯罪片类型上,除《消失的她》外,他还做了《三大队》等新尝试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向外拓展节奏上,陈思诚有自己的选择。

" 我们现在相对来说,还是先聚焦在电影本体。" 他说。

电影市场正在回暖。

据猫眼专业版数据,2023 年电影端午档总票房 9.09 亿,位列中国影史端午档票房第二。其中,《消失的她》成为 2023 年端午档票房冠军,档期内票房达到 5.07 亿元。截至 6 月 25 日 18:00,该片总票房已经超过 6.42 亿元。

这是一部悬疑片,由陈思诚监制编剧,崔睿、刘翔执导,朱一龙、倪妮、文咏珊领衔主演。对于《消失的她》,陈思诚表态,这是一部 " 不遗余力 " 的作品,他深度参与了剧本与拍摄环节。

由于《消失的她》拍摄时,《人生大事》尚未上映,这意味着,那时算是电影圈 " 新人 " 的朱一龙,关注度不会特别高。这让《消失的她》回报率成为看点。

" 电影很特别,要对大盘有预期,对内容要相信。这事要么输要么赢。持平也算赢。" 陈思诚说。

另一头,当下,陈思诚不仅是监制、导演、编剧、演员,更是壹同制作实际掌舵人。由此,他要考虑更多。

目前,壹同制作,正处于项目扩张期。以《唐人街探案》系列为例,《唐探》电影、网剧均处于制作周期中,音乐剧也在开发。除《消失的她》外,电影《三大队》即将上映,另有新片在筹备中。

陈思诚也是中国电影系列化的标杆性人物。从 IP 打造来看,《唐探》系列与包括模玩、文创、3C、小家电、服装服饰、食品饮料等超过 50 多个品类的产业均有衍生开发合作,且未来还有游戏、实景娱乐等领域的规划开发。此外,由他监制的《误杀》系列,两部影片国内票房超过 24 亿元。这都是国内系列化电影制作的少见成功样本。

关于《消失的她》种种细节及对未来规划,该片上映前夕,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陈思诚进行了独家专访。

陈思诚参与《消失的她》路演。图片来源:壹同制作

关于《消失的她》

《21 世纪》:为什么想拍《消失的她》这个故事?

陈思诚:《消失的她》一开始不是一个特别成熟的故事架构。但有一点特别吸引我,就是这个故事缘起的一个开头,一个男人说自己老婆失踪了,突然第二天一个陌生女人躺在身边,那女人说我就是那老婆,就这个故事这个点特别吸引我。

后来跟另外一个编剧,不断去打磨这个故事,再加上这些年几次三番的社会热点事件频发,一直在冲击我。譬如有一个案件,加害者接受采访时谈笑风生,很冷静。我在想他是怎样一个人,在怎样的境遇下会产生这么极端的行为。我们试图用电影去接近一个所谓的异化的人的内心。

《21 世纪》:从成片来看,你做到想了解那个人内心程度了吗?

陈思诚:我没有想要了解那个人。我们都是社会性动物,我也一直受困于种种问题。这样的问题对我有冲击,对我有未解,那也一样,对普通的观众所有的群体有冲击,有未解,这种冲击和未解都是一致的,这就是所谓电影的社会性,怎么能引发他的社会性话题和社会性关注?

电影不能脱离时代,电影完全是时代的触角,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有这样的电影、那样的电影,我们这个时代没有这样的电影、没有那样的电影,因为它是当下。

《21 世纪》:从整体的成片完成度来看,如何评价《消失的她》?

陈思诚:我们不遗余力了。我没有任何的保留,最后的完成度也我自己是满意的。当然,最后还是看市场。

《21 世纪》:演员选择上,为什么选朱一龙来饰演何非的角色?

陈思诚:因为他模糊。在《消失的她》里,演员不能让观众有特别强烈的符号感。一龙是一个相对来说,比较模糊的一个演员状态,是最好的演员状态。因为他合适,我就邀请了他。

《21 世纪》:当时朱一龙还算电影圈 " 新人 ",那是不是意味着,《消失的她》省了很多演员经费?总体投资盘子怎样?

陈思诚:总体投资成本也不算小,盘子不大也不算小。电影很特别,特别像炒期货,要对大盘有预期,对内容要相信。

你要对内容本体要相信,对大盘有预期就去做,没有那么多的其他方面的考量。结果也快出来了,这事要么输要么赢。持平也算赢。

《21 世纪》:《消失的她》融资有压力吗?

陈思诚:没什么压力。刚开始拍的时候,是我们(壹同制作)跟阿里两家,然后剩下慢慢有些资方进来。

《21 世纪》:《消失的她》中你的角色?

陈思诚:编剧和监制。相比上一部监制的电影《误杀 2》的话,这个戏我的投入度和关注度要更多。《误杀 2》我只是参与了前期的剧本的意见,但我没有执笔,这个剧本是我参与度比较高。

一个是,《消失的她》临开机的时候,剧本我也不满意,最后就改了很多。作为监制,我应该算我们公司作品(面向公众)最后一道屏障,在我这,最重要的是影片到最后见观众的时候别丢人,其他的过程不重要。

《21 世纪》:" 别丢人 " 的标准是什么?

陈思诚:包括完成度和审美。当然我也有一些遗憾,但《消失的她》遗憾很少,因为参与度很高。有一些项目确实有一定的遗憾,我认为还可以更好。但也受制于时间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会有一定的遗憾。但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弥补和减少遗憾。

《21 世纪》:如何看待豆瓣评分?

陈思诚:我没有特别关注这些东西。最重要的是作品能留在观众心里。豆瓣本身也有自己的细分受众偏向性。

《21 世纪》:《消失的她》为什么会选择崔睿和刘翔执导?

陈思诚:刘翔拍过一部长篇电影《不速来客》,我认为他对类型电影有一定的掌握能力。他还是更像是 " 作者型 " 导演。

崔睿算是比较职业的导演,他是美国电影教育出来的,不惧怕拍大片。第二,他明白导演在一个生产流程里、工业环境的生产流程里应该扮演的具体角色是什么。两人很互补。

《21 世纪》:为什么要签这么多导演?

陈思诚:从公司运营本体来讲,要解放生产力,就一定要有更多的生产线。从中国电影产业来讲,也需要新鲜的血液和对于类型电影能有把握的人。

" 相信电影市场 "

《21 世纪》:现在电影市场不算好,为什么还要投如此多新片?

陈思诚:还是要选择看多还是看空的。要选择相信宏观经济形势,或者说大家对电影的认识,我认为中国观众还是需要电影的,这是第一。第二,虽然现在的市场复苏节奏看似还是比较缓慢,但我更加觉得通过我们努力还是有机会。片子多,但确实也在做一些比如说成本上的控制,或者对于类型片选择。

我未来可能不会更激进地做《外太空的莫扎特》那样的类型化,在公司的运作当中,也会规避一定的风险。但确实总的来说我们还是相信市场。

《21 世纪》:好像一些更温暖的题材更适应如今的市场环境,譬如甜宠之类。你怎么看?

陈思诚:作为创作者,不可能一直迎合。不能因为一种类型火,就去做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,都有自己独特的对这个世界的理解。有一些东西我是做不了的。

《21 世纪》:好像你的作品都更集中于悬疑题材?

陈思诚:我们也做过像《外太空的莫扎特》这样其他赛道的东西。好奇心是共性,我真的就觉得生活就是最大的悬疑,很多东西是我自己一直受困,想要去试图接近答案,但到最后你会发现我们的力量那么薄弱,我们离答案那么的遥远。电影能给你答案,但生活给你的答案可能是片面。

电影是我自己解决我自己和这个世界关系的很重要的抓手。我通过这一部部作品更加的了解这个世界,电影作品就是镜子。

《21 世纪》:如何定位壹同制作?

陈思诚:我更希望未来,如果有 " 壹同制作 " 这 4 个字,不会让观众失望。我们不可能保证作品都一定是精品,部部都掷地有声,因为不符合创作规律,但我们一定会是认真的去做项目的一个团队,会在类型和领域选择上更为专注。

《21 世纪》:如何看待电影市场的长链空间?

陈思诚:以前对整个产业的理想和抱负要远超现在,但现在会发现,所谓的让产业扩充它的产业规模,与其他产业发生共振这件事情很难。

我现在反而在选择的是退,你看似的 " 进 ",其实是 " 退 "。因为《外太空的莫扎特》这个电影,是从产业外倒推回内容,当时更多的看重是它产业外延的 IP。

但现在我更多的东西,其实又回归到电影本体了。宏观经济形势决定很多问题,现在不是一个特别激进的,适合所谓开疆拓土、大展拳脚的时候。我们现在相对来说,还是先聚焦在电影本体。

《21 世纪》:如何看待 AIGC 对电影业影响?

陈思诚: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大势。

最近已经开始有所尝试。8 月份要开一部新片,美术跟视效团队出的概念设计都选择了 chat GPT 先做一轮提报,最终针对不同场景出现了 2000 多张概念设计图,这是以前所不能想象的。最后选了 200 张左右,但还是让整个团队觉得很惊诧,第一惊诧于速度,第二惊诧于 chatGPT 的想象力,它还是跟人类有特别不一样的地方,超越人类很多的部分,但也不能说完全拿来我们就能用了。

现在(大模型)与工作的结合,就像团队成员一样,或者是一个头脑风暴的重要抓手,会把一些东西放到关键词,放到程序里做修正。再去加工,再用一些底子去做改造。或者他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维拓展的工具,因为它太天马行空,太丰富。

对于电影,目前在文本剧本上影响有限。

电影是一个对人生综合认知的东西,就是把三维空间拓展为另外一个维度的三维空间,塑造了一个三维空间,所以什么时候如果 chat GPT 能做电影了,人类也真的可能很危险。现在还不用去担心。chat GPT 可能会对一些场景,比如说一些模拟场景的使用,但关于情感,关于怎么样让更多的让观众和演员跟内容建立情感,包括哲学思维、审美表达的这种认识,chat GPT 还远远达不到。

SFC

本期编辑 黎雨桐 实习生 赵凤铃

21 君荐读

相关资讯
最新资讯